子宫内膜息肉,切还是不切?
文章来源:沈阳京科妇科女子医院 发布时间: 2014-04-02
48岁的黄阿姨近日在健康体检中B超扫描发现子宫里有一个赘生物,提示有子宫息肉,终需要经病理组织学检查方可确诊。由于息肉并非恶性肿瘤,黄阿姨很犹豫是否该切除,想想自己也近绝经期了,没必要非挨上一刀。那子宫息肉是否都该切除呢?
子宫内膜息肉育龄期妇女常见病
子宫内膜息肉可简称为子宫息肉,可发生于青春期后任何年龄,高发人群为育龄妇女,即有月经的女性,因为子宫内膜息肉与雌孕激素受体有关,青春期女性卵巢尚未成熟,绝经后女性卵巢萎缩,因此雌孕激素分泌不足,相对来说罹患子宫内膜息肉较少。
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有一定的诱因,内外源感染易引发息肉。由于子宫腔可通过宫颈与阴道相连,因此反复的宫腔手术(如人流手术等)、不洁的性生活等都容易引起外源性感染,而阴道里本身也存在菌群,在自身抵抗力下降时,也会引起逆行性感染,发生炎症。
子宫内膜息肉极小时没有什么不适症状,多数是因其它疾病做妇科检查时才发现。当出现月经不调、白带异常、不规则出血等症状时应警惕子宫内膜病变。月经过多及经期延长与子宫内膜面积增加及内膜过度增生有关,少数息肉较大者会表现为白带增多,或者白带中央有一丝一丝的血丝,或有少量的阴道出血,即血性白带或接触性出血,尤其在性交后及蹲着用力大便时极易出血。大型息肉或突入颈管的息肉,易继发感染、坏死,而引起不规则出血及恶臭的血性分泌物。
子宫内膜息肉病理组织学诊断有必要
子宫内膜息肉不能仅通过B超检查来诊断,一定要做病理组织学检查方可终确诊。因为B超扫描虽显示子宫内有赘生物,而这个赘生物既可以为息肉、也可以是恶性肿瘤,如子宫内膜癌。单从影像学上难以判断该赘生物到底是息肉还是子宫内膜癌,因此,有必要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。特别是40岁以上的女性更要警惕,莫把肿瘤当息肉,而且即便是息肉也有近3%可能发生癌变。
以往发现子宫内膜息肉多采用诊断性刮宫,通过刮取子宫内膜作病理检查,来判定卵巢有无排卵、卵巢激素水平如何,还可刮出息肉,但是其敏感度不高,或是无法刮出息肉,或在刮出息肉后也无法确定息肉是否都被刮除干净,有相当一部分患者会漏刮而延误诊断。
国际宫腔镜培训中心亚洲分中心主任、我国宫腔镜诊治医学的奠基人与开拓者夏恩兰教授建议,有条件的医院好采用宫腔镜,因为通过宫腔镜可清楚地看到子宫里是否有赘生物,该赘生物的大小、部位、外观特征等,诊断有效性高、不易漏诊,而且还能气化切除,使息肉连蒂一起,避免复发。
宫腔镜 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
1869 年Pantaleoni在人体进行了首例宫腔镜检查,开创了宫腔镜诊断宫内病变的先河,尤其近二十年,手术宫腔镜为许多妇科疾病的诊治带来了划时代的变革!宫腔镜技术简单、安全、有效,宫腔镜检查成为现代诊断宫腔病变的金标准,宫腔镜手术以低创伤比值及价比,被誉为现代微创外科手术成功的典范。(来源《腹腔镜外科杂志》2013年5月第5期夏恩兰《宫腔镜的发展、现状与未来》)
子宫内膜息肉多发生于宫底部,宫腔镜对内膜病变的诊断在94%-99%之间,可明确病变部位,其诊断结果还能为放疗、手术的定位提供重要依据。宫腔镜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(TCRP)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金标准,吸宫后电切治疗有生育要求的多发内膜息肉,较多地保留了正常子宫内膜组织,不损害患者的生育功能。
夏恩兰教授于1990年在我国率先引进并开展了宫腔镜电切术,1993年创建了国内排名较好家宫腔镜诊治中心。沈阳都市妇科医院的腔镜医生赵小萌主任作为夏老的亲传弟子,受到她严格训练,练就了一身“硬功夫”,并有幸亲历与见证了我国宫腔镜技术的发展。
据赵小萌主任介绍,传统的妇科开腹手术破坏了妇女机体的完整性,过去一些无法确诊的疾病,现在通过宫腔镜可以“一目了然”,同时还可以治疗部分妇科常见病,如子宫肌瘤、子宫功血、子宫畸形等,使曾经需要切除子宫才能治疗的疾病,现在可以保留子宫而疾病,保留生育功能。
子宫内膜息肉是否都要切除呢
文章中所提到的黄阿姨的子宫息肉是否都该切除呢?赵小萌主任表示,并不是所有的子宫息肉都要切除,但是有前提,那就是在经过组织病理学检查,诊断明确为息肉的前提下,绝经期、更年期的妇女如没有症状,没有影响到生活。而黄阿姨的B超提示有子宫内膜息肉,如果她有症状体征,月经异常,影响到正常生活了,建议及时做宫腔镜诊治。
由于子宫内膜息肉的发生和免疫力低下有一定关系,因此平常要注意休息。其次定期体检很重要,如果出现分泌物异常、月经量多,或者月经滴淋不净等情况,必须及时检查,简单的B超检查就可以发现问题。此外,需再三强调的是,多数子宫息肉是良性的,但毕竟有一小部分人可能发生癌变,因此还需提高警惕!